close

 

凶險的腦膜轉移有救啦!疾病控制率超過8成

Haalthy肺騰助手 2017-06-08

 

ASCO即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成立於1964年,是全球領先的腫瘤專業學術組織,宗旨是預防癌症及改善癌症服務。

腦膜轉移:腦膜轉移症狀缺乏特異性難以診斷,而多數藥物腦脊液濃度低而難以治療腦膜轉移,未經治療的腦膜轉移生存期僅4-6周,因此極為凶險。

 

今年ASCO發佈了奧希替尼、AZD3759治療EGFR突變腦膜轉移的療效數據,有效率均達4成,疾病控制率8成,令人振奮!

 

奧希替尼倍量治療腦膜轉移

奧希替尼正常劑量為80毫克每天一次,該劑量雖然能有效治療腦轉移,但腦脊液中濃度低於血清,提高劑量可能提高腦脊液藥物濃度,更好對付腦膜轉移,結果如下圖(略):

未經T790M篩選的患者,腦膜轉移有效率43%,疾病控制率86%,中位持續有效時間18.9個月。

160毫克治療的副作用與以往報道相似,最常見的嚴重副作用是腹瀉、噁心,19%的患者因副作用減量至80毫克。

 

AZD3759,300毫克劑量治療腦膜轉移效果更好

AZD3759是阿斯利康為突破血腦屏障開發的EGFR-TKI,俗稱入腦版易瑞沙。300毫克/天的劑量療效較好,治療以前接受過EGFR-TKI治療的患者有效率達到40%,其中1例患者腦膜轉移完全消失。疾病控制率80%。

 

https://www.zixundingzhi.com/aizheng/edf331891c851f16.html

 

~~~~~~~~~~~~~~~~~~~~~~~~~~~~~~~~~~~~~~~~~~~~~~~~~~~~~~~~~~~~~~~~~~~~~~~~~~~~~~~

 

肺癌腦膜轉移 資料 2011/4/24

 

 

轉載自http://www.jktree.com/disease/article/1413.html

 

 

腦膜癌病(meningeal carcinomatosis,MC)又稱癌性腦膜炎,是惡性腫瘤細胞廣泛轉移浸潤腦膜、蛛網膜下腔的一類疾病,發病率低,約佔顱內腫瘤3%;MC原發竈以肺癌最多,其次爲胃癌、乳腺癌、惡性淋巴瘤等。

癌腫轉移腦膜主要通過血液和淋巴。MC臨牀表現多不典型,缺乏特異性。

MC可先於原發腫瘤之前出現神經系統症狀,早期可只表現頑固性頭痛,20%~40%的MC原發竈隱匿,找到原發腫瘤有助於診斷;CSF細胞學檢查是確診MC的主要方法,但疾病早期和單次CSF陽性率低。重複腰穿、送檢更多的CSF標本和及時處理標本等有助於提高陽性率,但仍有10%患者CSF細胞學持續陰性,因此陰性結果不能排除MC。

MC爲腫瘤晚期,預後極差。MC確診後生存期爲6~14個月,其中多數在數月內死亡。

 

其臨床特徵可以歸納爲:

  1. 癌患者出現頑固性頭痛、嘔吐、顱神經或脊神經功能障礙,伴有不同程度的腦膜刺激徵;

  2. 顱或脊髓部位的磁共振成像(MRI)除腦部有病竈外,尚可見到柔腦膜有不規則佔位性病變;

  3. 腦脊液中可能找到癌細胞,且癌細胞病理類型與患者的肺癌病理相同;

  4. 腦脊液中與肺癌相關的腫瘤標誌物升高;

  5. 腦脊液細菌培養陰性,能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腦脊膜病變;

  6. 用20%甘露醇靜脈快速滴注難以緩解頭痛症狀。

 

關於肺癌腦/腦膜轉移的治療更加複雜,除腦轉移竈的治療外,還要兼顧到腦膜病竈的治療。鞘內化療是腦膜轉移的主要治療辦法,但大多效果較差。

 

總結腦膜癌病人的臨牀表現:

主要爲腦部症狀,如頭痛、嘔吐、頸項強直、腦膜刺激徵、症狀性癲癇發作、意識障礙及精神症狀;

其次表現爲動眼、三叉、外展、面及舌下神經等腦神經麻痹症狀;

還有頸、腰、下肢疼痛等脊神經根受損症狀,部分病例出現肢體無力現象。

上述所有病人的頭顱CT、磁共振成像掃描均未發現佔位性病變,腦電圖檢查爲中度瀰漫性異常。

腦膜癌病人的腦脊液檢查均有一定程度的改變,主要爲壓力增高、白細胞增多、蛋白增高、糖含量下降、氯化物降低。

腦脊液細胞學檢查所見與一般惡性腫瘤相似,胞體明顯增大,胞漿比例大於正常,核染色深,胞漿呈強嗜鹼性,多爲藍色,可見空泡;核呈圓形或卵圓形,多爲一個核,少數爲多核,部分可見核仁及絲狀分裂。腺癌細胞還可見印戒樣細胞,惡性黑色素瘤細胞胞漿內含黑色素顆粒。

 

對9例經腦脊液細胞學證實的肺癌轉移致腦膜癌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

結果神經系統首發症狀多爲頭痛、嘔吐,頭部CT或MRI檢查多無異常發現,腦脊液檢查顱內壓均有不同程度增高,腦脊液常規和生化檢查缺乏特異性,腦脊液細胞學檢查均可見腫瘤細胞。

結論:臨床上對肺癌患者若出現顱內壓增高及腦膜刺激徵的表現,即使CT及MRI檢查無明顯異常,也應高度警惕腦膜癌病的可能,多次行腦脊液細胞學檢查可以提高診斷率。

 

腦膜癌由於臨床表現複雜,除了腦膜刺激徵外,還有其他腦神經、脊神經或脊神經根症狀。

頭部CT、核磁共振、腦電圖、腦脊液常規檢查對這一疾病又無診斷價值,故臨床極易誤診爲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蛛網膜下腔出血、癲癇、腦梗死等。所以,上述病人均誤診爲其他腦部疾病。但是,當以這些疾病治療效果欠佳時,臨床醫生應考慮腦膜癌的可能,並及時進行腦脊液細胞學檢查;對不能確診的病人,應反覆多次作檢查,如能在腦脊液中找到典型的癌細胞,即可確診。

 

由於腦膜癌均爲惡性腫瘤晚期,預後差,目前尚無滿足的治療方法。大多採用氨甲喋呤 (Methotrexate,台灣商品名 滅殺除癌錠) 和阿糖胞苷 (Cytarabine或Cytosine arabinoside) 鞘內注射 或放療,但只能緩解症狀、延長生存期。同時,鞘內大劑量多次給化療藥物,會產生較重的神經系統毒性。放射治療對此效果尚不肯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旅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